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技 >
小楼昨夜又东风歌曲(小楼昨夜又东风)_环球今亮点
来源:关注网     时间:2023-03-06 08:59:07

1、意思: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。

2、出自: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。

3、原文节选: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


(资料图片)

4、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5、译文: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,往事知道有多少!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,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。

6、整体赏析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很大程度上,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,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,又抽象化: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——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——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7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。

8、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,却都可以具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那样的外部形态。

9、由于“形象往往大于思想”,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。

10、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,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“雕栏玉砌”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。

11、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,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。

12、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

13、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14、 雕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

15、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16、 【赏析一】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。

17、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,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。

18、那么,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。

19、 全词以问起,以答结;由问天、问人而到自问,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、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,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,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。

20、 诚然,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,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“雕栏玉砌”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。

21、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,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: “春花秋月”人多以美好,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“了”却;小楼“东风”带来春天的信息,却反而引起作者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,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,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,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,是真切而又深刻的。

22、 结句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是以水喻愁的名句,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,无穷无尽。

23、同它相比,刘禹锡的《竹枝调》“水流无限似侬愁”,稍嫌直率,而秦观《江城子》“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”,则又说得过尽,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。

24、 可以说,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很大程度上,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,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,又抽象化: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——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——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25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。

26、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,却都可以具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那样的外部形态。

27、由于“形象往往大于思想”,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。

28、 【赏析二】 作为一个“好声色,不恤政事”的国君,李煜是失败的;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“南面王”(清沈雄《古今词话》语)地位。

29、正所谓“国家不幸诗家幸,话到沧桑语始工”。

30、《虞美人》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。

31、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,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。

32、“春花秋月”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,他劈头怨问苍天:年年春花开,岁岁秋月圆,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?一语读来,令人不胜好奇。

33、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,就不难理解了: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,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,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,今昔对比,徒生伤感。

34、问天天不语,转而自问,“往事知多少。

35、”“往事”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,但是一切都已消逝,化为虚幻了。

36、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,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?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37、”“东风”带来春的讯息,却引起词人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“亡国之音哀以思”,大抵只能如此吧。

38、让我们来想象:夜阑人静,明月晓风,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,不由凭栏远望,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,多少凄楚之情,涌上心头,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?一“又”字包含了多少无奈、哀痛的感情!东风又入,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,还要继续;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,历尽苦痛折磨。

39、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是“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”的倒装。

40、“不堪回首”,但毕竟回首了。

41、回首处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。

42、想象中,故国的江山、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,只是物是人非,江山易主;怀想时,多少悲恨在其中。

43、“只是”二字以叹惋的口气,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。

44、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。

45、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,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,富有哲理意味,感慨深沉。

46、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;三四两句“又东风”和“故国不堪回首”对比;五六两句“应犹在”和“改”对比。

47、“又东风”、“应犹在”又呼应“何时了”;“不堪回首”、“朱颜改”又呼应“往事”。

48、如此对比和回环,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。

49、 最后,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,汇成了旷世名句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

50、以水喻愁,可谓“前有古人,后有来者”。

51、刘禹锡《竹枝词》“水流无限似侬愁”,秦观《江城子·西城杨柳弄春柔》“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”。

52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,或失之于直露,都没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来得打动人心,所谓“真伤心人语”也。

53、把愁思比作“一江春水”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。

54、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,奔放倾泻;又如春水不舍昼夜,无尽东流。

55、形式上,九个字平仄交替,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,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。

56、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,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,合上书页,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。

57、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,意境深远,感情真挚,结构精妙,语言清新;词虽短小,余味无穷。

58、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:“唐五代之词,有句而无篇。

59、南宋名家之词,有篇而无句。

60、有篇有句,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,及永叔、子瞻、少游、美成、稼轩数人而已。

61、”(《人间词话》删稿之四○) (蒋雅云) 【赏析三】 这首词,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。

62、开头说,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,何时了结。

63、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,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,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,不堪回首,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。

64、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,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。

65、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,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。

66、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,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,无穷无尽。

67、一江指长江,用一江春水来比愁,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,充满怀念故国之情。

68、宋代王绖《默记》卷上:“又后主在赐第,因七夕,命故妓作乐,声闻于外。

69、太宗闻之,大怒。

70、又传‘小楼昨夜又东风’及‘一江春水向东流’之句,并坐之,遂被祸云。

71、’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:“尼采谓一切文学,余爱以血书者。

72、后主之词,真所谓以血书者也。

73、宋道君皇帝(徽宗)《燕山亭》词亦略似之。

74、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,后主则俨然有释迦,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,其大小固不同矣。

75、”李煜被毒死,跟他写这首词有关,这真是用血写的。

76、所谓“有释迦、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”,就是说,李煜这样的词,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,还有极大的概括性,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:如怕看到春花秋月,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。

77、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。

78、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,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,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,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。

79、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。

80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,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。

81、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、代表性,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。

82、 宋朝陈郁《藏一话腴》:“太白(李白)曰:‘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。

83、’(《金陵酒肆留别》)江南李主曰:‘问君还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84、’略加融点,已觉精采。

85、至寇莱公(准)则谓‘愁情不断如春水(《夜度娘》),少游(秦观)云‘落红万点愁如海’(《千秋岁》),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。

86、”这里对这首词用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来比愁作了评论。

87、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,诗在金陵写的,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。

88、李煜的词,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,他看不到长江,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。

89、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,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,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,情思更为深厚。

90、再说,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比东流水”的形象更为鲜明。

91、又“东流水”是比“别意”的“短长”,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是比愁的无穷无尽。

92、这是两者的不同处,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,并不是“略加融点”。

93、寇准的词:“日暮汀洲一望时,柔情不断如春水。

94、”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,这个柔情也指别意,跟李白的句意相同,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。

95、“如春水”,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。

96、秦观的词句:“春去也,落红万点愁如海。

97、”是写“离别宽衣带”的离情别绪,再加上伤春,加上“镜里朱颜改”的憔悴,配上“落红万点”,确是名句。

98、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,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,也写“朱颜改’,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,加上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形象鲜明壮阔,从情思到形象,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25% (1)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99、”“东风”带来春的讯息,却引起词人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“亡国之音哀以思”。

100、夜阑人静,明月晓风,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,不由凭栏远望,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,多少凄楚之情,涌上心头,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?〖虞美人〗小楼昨夜又东风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?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.雕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.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.李煜,史称南唐后主.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.其前半生豪华奢侈,所写词多表现宫廷,男女和离愁别绪.亡国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,其创作转向孤寂悲凉,多写思乡情,亡国恨.本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,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,李煜被宋太宗赐酒而死,所以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.有人说:"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,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."思考这句话的意味,结合本词内容进行理解."春花秋月"是美好的事物,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?名虽王侯,实为亡国奴,阶下囚.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,"春花秋月"是对他的一种讽刺,让他觉得厌烦,所以,"问"在情理之中.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,更是对欢乐,自由的向往,对尊严的期盼,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.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."往事知多少"的"往事"指什么呢?"小楼昨夜又东风"中,"又"字表现了什么意味?"东风"表示季节更替,而"又"则说明时光飞逝,人的生命在一点一滴流逝,复国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地破灭."不变"的又是什么?本词中,"变"的是什么? "何时了""又东风""应犹在"专写事物不变,"知多少""不堪回首""朱颜改"专写人生无常.分两条线索写物是人非.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.江水奔腾流淌,一泻千里,如愁思的多;江水昼夜不停,长流不息,无穷无尽,如愁思的绵长.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,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,"暗恨"变为"悲恨激动",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,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.李煜《虞美人》赏析虞美人·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

101、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102、雕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

103、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104、【赏析】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。

105、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,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。

106、那么,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。

107、全词以问起,以答结;由问天、问人而到自问,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、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,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,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。

108、诚然,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,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“雕栏玉砌”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。

109、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,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:“春花秋月”人多以美好,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“了”却;小楼“东风”带来春天的信息,却反而引起作者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,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,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,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,是真切而又深刻的。

110、结句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是以水喻愁的名句,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,无穷无尽。

111、同它相比,刘禹锡的《竹枝调》“水流无限似侬愁”,稍嫌直率,而秦观《江城子》“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”,则又说得过尽,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。

112、可以说,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很大程度上,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,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,又抽象化: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——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——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113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。

114、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,却都可以具有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那样的外部形态。

115、由于“形象往往大于思想”,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。

116、【小楼昨夜又东风:指昨晚刮东风,告诉我春天又来了,而我的王朝我的宫殿,我的辉煌的过去呢?一去不复返,“又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极端痛苦。

117、】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
推荐新闻 +
猜您喜欢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