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曾鑫喵 何巍伟
2月15日,随着“启航号”顶管机刀盘的缓缓转动,由武汉市江岸区建设,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赵家条220千伏电力通道土建工程项目“华中地区首条核心城区千米级大直径曲线顶管电力隧道”全线贯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何巍伟 摄
电力地下隧道主要用于电缆的地下铺设,如同电力输送的“地下高速”。
上述电力顶管隧道位于汉口黄浦大街,是江岸区核心区域,同时也是重要交通枢纽。该顶管隧道全长1171米,外径3.6米,相当于在地下10米的隧道内推着40节动车前进。其中还包含183米的曲线,在行业内属超长距离大直径曲线顶管,也是整个工程最大的拦路虎。
如何减少交通拥堵,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,确保周围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?开工前,项目团队面临诸多考验。
何巍伟 摄
如果按原设计方案实施直线顶进,需先将既有天桥拆除,不仅耗时费力,且势必会影响周边居民的通行,加剧黄浦大街这条交通主干道的拥堵。为减少施工影响,中交二航局建设团队最终决定绕过天桥与周围建筑,采取曲线顶进方案,在交通大动脉上做最小创面的“微创手术”。
为啃下这块硬骨头,项目部采用一台长5米,开挖直径达3.64米的泥水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。该设备重量达50吨,犹如一条“地下巨龙”在地下穿梭。顶管机刀盘上有144道刀片组成的刀网,这些“尖利的锯齿”不仅可以慢慢地嚼碎地质复杂的土石,并且对周围土体扰动小,有效保持挖掘面稳定,减小路面沉降。
开挖时,设备前方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和纠偏系统,可实时掌握设备掘进中位置、地质等各项数据并实时作出调整,确保顶管机在漆黑的地下按照路线安全穿行。
“为保证顶管隧道顺利贯通,我们成立科研小组,通过技术攻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,自主研发真空复合管井降水技术、强包裹性土层超长距离顶管泥浆减阻技术、泥浆环保一体化处理工艺等多项工艺,先后攻克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和降水、顶进困难、泥浆处理等难关。”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余涛介绍。
据悉,该项目是武汉市打造“安全可靠、优质高效、绿色低碳、智能互动”世界一流城市电网的关键性节点工程。项目建成后,将显著提升汉口片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,全力确保辖区内电力供应平稳可靠,进一步助力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